李百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炉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百岁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首次全面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国家林业局又印发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要求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围绕做好“三农”工作,省委提出了“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大力促增收、全面建小康”的工作思路,林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的重任,责任重大、任务艰
巨,发展前景广阔。
一、基本情况
2013年,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亿元,同比增1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0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0.5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76亿元,同比增21.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890万元,同比增4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65亿元,同比增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979元,同比增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5元,同比增26%。全县封山育林达34.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封山育林1.3万亩。至2007年以来,炉霍县林业局通过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林业生态转移资金,民族地区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加大了雪域俄色茶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炉霍县目前已发展雪域俄色茶种植基地38000亩,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覆盖全县7个乡镇,涉及农户3000余户,人口10000余人,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建雪域俄色茶专合组织1个,建成可采茶基地面积3000余亩,每年可为公司提供俄色茶生产原料5000余公斤,当地群众通过基地采茶收入可达到8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余元。
炉霍县建有中心、俄日、城关3个苗圃,苗圃总面积400余亩,现有育苗面积260亩。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炉霍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育苗格局,将以往培育云杉、冷杉苗木为主,逐步调整为以培育俄色茶苗木为主。圃内现有三年生俄色茶苗6亩、两年生俄色茶苗35亩,居民散育两年生俄色茶苗30亩,共有苗木160万株。2013年,新播俄色茶苗木36亩,农户散播面积20亩,共有苗木140万株左右。苗木产量基本能保证2014年、2015年林业产业重点县规划建设和俄色树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的需要。
二、工作成效
2013年,炉霍县紧紧围绕“坚持一个统领、建设六个林业、实现两个跨越”的全省林业发展思路,依托林业产业强县建设,在狠抓生态建设,努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同时,加快林业改革进程,努力构建立体综合林业。积极开展惠民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保持水土,恢复植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绿山富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加快林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党政重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落实责任
2013年是炉霍县实施林业产业强县建设的第一年,炉霍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主体作用,完善政策,增添措施,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排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年度目标、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征对实际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进一步加强了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规定采伐地点,严格执行运输手续,严禁非法买卖。走出“重造轻管”误区,从构筑依法治林长效机制入手,坚持依法治林,控制一把斧、杜绝一把火、消灭一条虫、建好保护区,全方位、全天候管护好原始森林和人工林,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确保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林政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打击了乱砍滥伐、偷拉盗运、黑市交易。完成森林资源管护297.97万亩,其中管护国有林69.62万亩。2013年,苗圃上山海棠苗20余万株,云杉10余万株,各苗圃新播海棠24亩,沙棘13亩,云杉4亩。
(二)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突出特色、注重效益
2004年以来,炉霍县扭住俄色树培育利用做文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林产品特色产业链条。雪域俄色茶产业作为甘孜州中藏药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始终把雪域俄色产业作为龙头产业来抓,创立了产品研发、基地建设、打造品牌、市场营销、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目前,俄色茶产品逐步从单一的茶饮品,向保健食品、药品开发进军;俄色茶基地正在由单一的炉霍本土向甘孜、道孚、德格、白玉、新龙、康定、色达等7县延伸;2012年俄色茶产值突破1500万元,为群众增收达600余万元,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特色产业链,为推进中藏药业有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巩固本县基地。目前,炉霍有雪域俄色采茶基地2万余亩 (其中野生基地8000亩,“绿色·有机”基地6000亩),正在建设的基地约2万余亩。二是延伸周边基地。以俄色茶原料基地建设为基础,与二期天保工程相结合,实施了“甘孜州北路7县30万亩雪域俄色原材料基地建设”项目,首期规划建设俄色茶原材料基地10万亩,通过片区示范,逐步开发,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是建立多元化基地。以俄色茶原料基地为载体,以合作社组织为纽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统筹区域内农林业、土特产业、旅游业等产业,构建集俄色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观光旅游及商品贸易中心于一体和助农惠农富农相结合的多元化运营平台。
(三)坚持统筹发展、生态惠民,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格局
按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编制了“炉霍县森林管护实施方案”,依照方案将国有林(公益林)的管护落实到站、段和人头、小班,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国有林管护面积69.6189万亩,集体林的管护以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金的落实为契机,和全县十六乡(镇)和81个行政村签订了双向“集体林公益林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考核细则。2013年,完成了2011年、2012年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兑现资金4428.63万元。按照《退耕还林条例》的规定,县退耕办足额兑现了退耕农户应得的粮食,补助款等,完成巩固退耕还林5.2万亩。
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当前,林业产业发展面临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生产成本上升、自然灾害多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挑战,同时也面临更多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强林惠林政策日趋完善、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各级财政林业投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注入林业。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闲置土地增多,为林竹基地培育提供了较大空间。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逐渐变化,木竹装饰、家具、绿化苗木、森林食品等林产品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五是大批务工返乡农民和到农村创业的人员,成为职业林农的新生力量。面对新的机遇,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顺应形势变化,推动加快发展。
(一)抓紧抓实现代林业产业的着力点
林业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链条长,必须突出着力重点,努力实现林业产业发展新的突破。
找准主导优势,特色发展。本着突出优势的原则,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原生态、高品位生态旅游业,科学培育特色经果林,积极发展林下中药材,适度开发利用林下野生食用菌类资源,做大县域特色林业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一要巩固提升第一产业。强化资源培育的基础作用,本着适地、适树、适产业的原则,在巩固扩大产业基地面积的同时,进一步抓好树种结构、林种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优新经济林木,加快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和定向培育,加强集约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林地生产力。二要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强化林产加工的龙头作用,进一步优化加工布局,推进林产加工企业向资源丰富的区域和环境承载力强的园区集聚。加大林产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快落后产能改造和技术升级,推进精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企业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出口免检、国家免检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影响好、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增强林产品市场竞争力。三要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建设不同档次的森林旅游餐饮、文娱设施,积极开发具有森林旅游特点和地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
建好产业基地,规模发展。基地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环节。要按照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定向化、设施化的要求,采取新造、低改或抚育等综合措施,加快培育雪域俄色茶原料林,健全林农、企业、中介组织利益联结机制。
(二)切实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完善扶持政策。完善造林补贴、退耕还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等政策,统筹使用林业建设资金。完善促进家庭林场、合作林场、专合组织、业主大户发展的扶持政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落实好财政支林、贷款贴息、扶贫开发、税收优惠、森林保险、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扶持政策,发挥政策的撬动效应。
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立足实用,面向基层,建立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森林认证、病虫防控、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健全森林资产评估机制,简化林权抵押贷款手续,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林业企业和林农信用等级评估,扩大金融支持林业的范围和规模。
总之,炉霍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发展质量不高,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明显,与森林资源大县的地位不相符合,林业助农增收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实现林业大县向强县跨越,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抓住新机遇、把握新要求,努力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