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全:项目支农 以工兴农 以旅带农 以城带乡 “四轮驱动”谱写泸定农业发展新篇章
“四轮驱动”谱写泸定农业发展新篇章
中共泸定县委书记 陈廷全
泸定县地处甘孜州东南部,属典型的大渡河谷农业带,气候温和、林茂物丰,既是甘孜州农业农村大县,也是“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和“甘孜州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示范县”,有耕地75418.5亩,农业人口655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近年来,泸定县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发展,优势产业提速升级、民生改善水平升级、社会管理能力升级”的“一体
一、项目支农,夯实农牧业现代化基础
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定县借力浙江帮扶等平台,拓展市场渠道、构建市场网络、做大市场品牌、做精市场产品、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蔬果种植示范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创品牌。抢抓 “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及“州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示范县”建设机遇,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整体打造,推进以无公害、错季节为代表的优质蔬菜,以红樱桃、苹果、枇杷等为代表的优质鲜果,以核桃、花椒、板栗等为代表的优质干果,以岚安腊肉、泸定土鸡等为代表的优质畜产品,以油菜种植加工为代表的优质油料及优质中藏药材“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超进度完成特色水果、高产核桃、优质魔芋“三个五万亩”特色生态农业基地项目投资建设,新建大渡河东西两岸高半山“两个一万亩”蔬菜基地,形成全县境内大渡河南北两端、东西两岸成片成规模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片,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新建魔芋基地1.1万亩、蔬菜基地5640亩,完成核桃栽植0.9万亩、低产核桃园改造0.8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获通过,被命名为“州级现代农业重点县”和玉米、马铃薯、油菜、小麦高产高效及蔬菜、标准化果园等7个“州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销模式、“党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致富模式,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扶贫攻坚强保障。编制《高半山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启动“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5年行动计划”,强力实施扶贫攻坚、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以78个高半山行政村为重点,以促农增收致富、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实施29个、总投资44359.5万元的新村建设、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编制完成4个系列工作方案和《得妥乡发旺村彝家新村建设规划》等6个项目规划,建成农村公路
科技兴农促发展。巩固和建立以科技推广为引领,以乡镇农、林、畜等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科技示范户拉动为基础的三级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大力推广大棚蔬菜、错季节蔬菜、核桃嫁接换种、节水灌溉等高新技术,有效提升土地产出率和科技贡献率。加强与浙江永康市、华西集团等对口帮扶的联系和合作,加大科技、农技、技能培训力度,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来泸培训指导,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充分发挥龙头产业、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作用,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累计推广实用技术39项,推广应用面积达5万亩。
二、以工兴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强工反哺农业。按照“壮大工业、反哺农业”思路,围绕打造“百亿工业”目标,探索“镇园一体”管理新模式和工作新机制,强力“兴水电”,加力“扩建材”,全力“建园区”,着力“创精品”,开发优势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强力兴水电。以“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思路指导推进移民新村建设,坚持把水电开发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重点建设泸定、大岗山、硬梁包三大电站。目前,泸定电站5大安置点全面启动建设;大岗山电站完成搬迁安置意愿对接和搬迁安置人口界定,即将启动得妥繁荣集镇安置小区建房;硬梁包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先移民后建设”移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获批,“三通一平”工程加快推进。到2016年,全县将建成水电装机472万千瓦,实现水电产业年产值50亿元以上。
加力扩建材。依托建材产业基础,提升建筑建材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推进山盛水泥厂扩容升级,新建100万吨干法旋窑生产线;康巴水泥100万吨旋窑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土地征用项目评审和设计,即将开工建设,到2017年,全县将实现水泥产量400万吨,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超精细石膏材料深加工生产项目启动建设;泸兴锂盐项目启动征地拆迁工作。
全力建园区。以金珠制药、桑吉卓玛酒厂、贡嘎山牦牛肉加工厂三大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康东农产品加工园区已引进2家企业签约入驻,正加快建设;中藏药业产业园区金珠制药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正在进行设备采购,预计年底将试运行;桑吉卓玛酒厂完成技改投资7600万元,第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桑吉卓玛青稞酒”和“皇桥贡酒”等产品上市销售;贡嘎山牦牛肉加工厂正实施技改扩容,预计3-5年内将遍布省内各大超市。5~10年后,中藏药业产业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桑吉卓玛”品牌为主的青稞酒年产值将达5亿元,农产品、旅游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
着力创精品。农牧业现代化是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化建设为方式,以精细化加工为重点的多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泸定县以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为着力点,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牧民发展农业,借力电站建设、园区建设、新城建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错季节蔬菜等,切实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兴隆镇和平村大力发展蔬菜基地,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进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合同,指导生产、保障销售,预计今年每户农户将增收1万元以上;加郡乡田坝村转变传统农耕理念,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种植蔬菜240余亩,板栗、核桃等干果2000余亩,预计人均增收3000元。冷碛镇团结村成立甘孜州第一个家庭农场(吉祥农场),该村现已建成示范蔬菜种植基地1个,特色水果种植基地3个,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显著提高。
三、以旅带农,推动“四化互动”增活力
坚持“三产联动、四化互动”,即:一、二、三产业联动持续发展,旅游全域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互动协调推进,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带动农牧业现代化。秉行“空间跨越大、统筹密度大、带动效益大”的旅游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全域旅游”“精品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文旅”“农旅”结合,以旅游业为带动,依托具有泸定特色的农产品资源,打造旅游名优产品,促进产业融合联动。把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统筹,开展以岚安古镇、化林坪茶马古道、冷碛集镇、二郎山森林公园、娘娘山、牛背山等景点,融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为内容的“二郎山自然人文”主题梯级景区建设;把移民工程与绿色旅游相统筹,拟建泸定电站移民工作陈列馆、泸定高半山扶贫攻坚工作陈列馆,大力打造泸定电站库区观光湖,规划大岗山电站得妥繁荣安置点,以此推进“三大”电站库区旅游及以大渡河西岸为重点的生态观光、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形成以红带绿、红绿结合、红绿共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把城市扩容与红色旅游相统筹,提升“泸定桥”“红樱桃”品牌内涵和影响力,建设以泸定桥为核心的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区,加快其
四、以城带乡,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近年来,泸定县把工业进园和农民进城相统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形态、文态、生态和业态,以完善规划为引领、风貌塑造为带动、壮大产业为支撑、强化管理为保障,突出新城、老城、集镇、新村“四大重点”,构建县域三级城镇体系,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思路,抓好桥梁、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坝教育园区、新城主干道建设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以金珠制药、桑吉卓玛酒厂、贡嘎山牦牛肉加工厂三大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新城建设。挖掘提炼红色元素,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塑造城市风貌,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城南大桥、城市供水改扩建等市政建设,推进老城升级。结合全域旅游、特色农业、优势工业、历史人文等方面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农贸型等集镇有序发展。按照新村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八字要求,加快泸定电站移民新村土地熟化、社会管理创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山、水、林、房建设,综合打造美丽移民新村;以试点打造冷碛镇团结村立体生态农业示范村和“4·20”地震灾后重建11个聚集点示范村为重点,着力建设生态和谐文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