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农鉴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邹天才: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四川农鉴网www.njw.sc.cn作者:本站日期:2013-12-20来源:本站

【字体:留言评论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政府区长  邹天才

统筹城乡发展,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自贡贯彻“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自贡加快发展、跨越提升的必然选择,是建设“五个自贡”、消除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工程。

2007年以来,沿滩区抓住自贡市被列为四川省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市的机遇,坚持“优化集聚、同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轴两翼、统筹发展”战略布局,以构建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支撑,全面增强农业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该区在全市四区中首次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并列入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省级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县。

一、统筹发展规划,以小城镇为节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以城带乡,将区域中心镇作为重要节点,促进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民辐射。按照全域规划、多规衔接的要求,以境内纵贯南北的S305线为轴,以仙市、瓦市、黄市、永安4个区域中心镇为核心,布局起“一轴两翼”的发展空间形态。目前,东翼以仙市、瓦市为核心,大力发展古镇游、乡村游,带动了花卉、瓜果、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发展;西翼以黄市、永安为核心,带动富全、联络等乡镇发展,建成了一批花椒、蔬菜、禽蛋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横贯S305、连接“两翼”,连片发展甘蔗、柑橘、健康水产等产业,整体推进新村建设,形成了一条20公里的新农村示范长廊。

二、统筹新村建设,以四级集中居住体系推进农民聚居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丘区欠发达的区情,尊重农民不完全离土、离乡的意愿,将新村聚居点和新型农家大院作为主要载体,以“新型小城镇—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新农家大院”为一体的农民集中居住四级体系推进农民聚居。按照“统一布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改造提升”等模式,大力推进新村建设,统一风貌塑造,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实现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同时保持了农村花木成畦、桑竹相依、山水映衬的田园特色。全区建成新农村综合体2个、新村聚居点28个,改造提升农家大院9个。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新村聚居点180个(每村12个,含综合体)、改造提升农家大院750个(每村45个),使全区农民集中居住度达到80%

三、统筹机制创新,以盘活土地资源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坚持将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作为统筹改革重点,着力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激发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加大了政府投入的整合力度,将用途相近、作用相似的项目打捆下达,加快推进以路、水、田为重点的土地整理,解决了当前土地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建立土地合作社,对分散的土地进行收储,集中转包给工商业主、专业大户,解决了农民进城后土地无人种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区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业主、大户发展产业,并安排项目帮助改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解决了土地前期效益不明显的问题。深化“增加挂钩”试点,为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足问题探索了一条路子。

四、加强教育引导,以培育新型农民塑造农村新风尚

坚持将农民素质的提升与硬件环境改善并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文明新风,努力在文明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整合农业、科技、教育、就业等资源,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产品营销等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开展,加大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庭院收整,组织开展最美村社、最美院坝等评选活动,改变农村原有生活方式,引导农民“讲究”。通过设立道德红黄榜、评选孝老之星等活动,大力宣传敬老爱老、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引导讲究起来的农民“讲理”。强化基层依法行政能力,着力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充分运用村组广播、农民文艺队等宣传力量,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引导讲起理来的农民“讲法”,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

五、夯实基层基础,以坚实的战斗堡垒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发展的领导力量。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大力推广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积极探索村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整合推动农村发展的组织资源。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培训,提高了村级“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和推发展、促和谐能力。推行“村干部逢场天集中办公”制度,规范了基层干部服务行为,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完善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党务政务监督小组,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了村级组织依法行权。每年区财政投入资金达1300余万元,大幅度调整村级干部待遇、办公经费,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补助,增强了村级组织保障。

六、筑牢民生之本,以务实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突出“三个统一”。统一规划引领促建设,完成了全区新村建设点位的规划布局,以每个村现有总人口的60%集中居住,规划农民新村聚居点343个。统一组织领导抓推进。建立了“区级统筹,镇乡组织,村组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统一宣传氛围造气势。利用有线电视、宣传栏、标语等营造农民新村建设氛围和政策环境,引导农民到新村聚居点居住。二是坚持“三个自愿”。自愿参与,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任何形式的强迫或误导行为,通过提高新村建设点整体布局和基础设施,引导群众入驻积极性。自愿建设,农民自愿在统一建设点修建,从新村选址、报名、调地、选图到农房造价、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都由建房农户作主和决定。自愿管理。自愿建房户成立了建房财务小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新居建设实施情况、建设进度、材料采购、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进行自主管理。三是注重“三个环节”。风貌统一,按照川南民居特色,对新农村进行规划设计和风貌整治,形成村庄面貌相对统一,但各新村又各有特色。打造重点,重点打造了“金银湖—工业集中区—仙市箭口”20公里新农村示范长廊,对20公里新农村示范长廊沿线的6个乡镇,位于场镇边、主干道沿线、重要节点的村组,进行了重点打造。产村相融。坚持推进新村建在产业上,产业发展促新村建设,使得农民新村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四是整合“三类资金”。涉农项目资金捆绑进入,基础设施资金配套跟进,公共服务资金联动推进。



(责任编辑:admin)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