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农鉴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中共双流县委 双流县人民政府:加快建设天府新区 聚力再造产业成都 走好具有双流特色的“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之路

四川农鉴网www.njw.sc.cn作者:本站日期:2013-12-12来源:本站

【字体:留言评论

  加快建设天府新区  聚力再造产业成都

走好具有双流特色的“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之路

中共双流县委 双流县人民政府

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根本路径,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动力引擎。双流县作为天府新区的主要承载区和起步引领区,深入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主动肩负“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产业成都”的历史使命,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互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坚决在落实总体战略中干得最主动、走在最前列,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双流特色的“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一、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根本要求,坚定不移走高端切入、多元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核心支撑是加快新型工业化,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双流县作为产业成都的重要支撑极,必须牢固树立高端切入、创新驱动、多元支撑和以产立城的理念,突出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倍增和能级跃升,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和“内陆开放高地前沿区”,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力量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标杆。明确高端发展方向,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和规模倍增。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围绕“一个核心产业、三个主导产业、一个产业体系”发展方向,着力做强新兴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三个主导产业,积极推动与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在天府新区双流区域打造“大学科技创新园”,着力构建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先导性产业体系。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面积达37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开发区中名列第三名,成为全省“51025”工程重点培育的2000亿元产业园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全县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1.5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4.3亿元,制造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工业集中度达71%。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发挥放大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生态田园“三大优势”,大力发展临空枢纽服务、临空商贸、保税贸易、保税金融租赁、保税商场、保税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加速形成产业倍增新的爆发点。201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临空服务业功能区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7.4亿元。注重项目实体支撑,提升产业增长后劲和爆发动能。紧紧围绕确定的产业方向和定位,加强专业招商、论坛招商、推介招商、产业链招商,促进跟踪项目早洽谈、洽谈项目早签约,加快引进一批体现国际水准、具有行业影响、代表产业高端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保持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积蓄了强劲动能。2012年,累计引资到位816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1个;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外贸出口22.9亿美元;实际到位省外内资192.06亿元。扎实抓好项目促建工作,重点针对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产,严格落实包联责任,加强建设时序管理,统筹调度和科学配置资金、能源、土地等要素。2012年,实施项目(含新、续、改、扩建)546个,建成或主体竣工项目288个;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8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13.44亿元,446个天府新区项目完成投资583.9亿元、5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7亿元。

二、突出天府新区建设龙头地位,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现代国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重要依托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双流县处在“千年天府、再造新城”的核心区域,必须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促增长新的“发动机”,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建设,着力打造现代产业、现代都市、现代生活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努力建成“产城一体发展样板区”。坚持科学规划引领,避免“无序城镇化”。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树牢“全域双流”“产城融合”“四态合一”理念,加强规划的统筹力度,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多规衔接的全域双流规划体系,努力以高水平的规划引导要素配置和流动、引领城乡形态和走势避免盲目随意、无序发展。突出产城一体发展,避免“空心城镇化”全面对接天府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特色功能区来统筹布局,同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和生活设施配套,同时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承载能力,努力以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拉动大体量的城镇扩展,防止产业空心化。加快推进新区拓展与城市更新,系统抓好城市形态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抓紧实施旧城改造和般场镇改造,力争尽快打造出一批特色产业支撑、人口加速聚集、整体形象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镇,防止城镇“孤岛化”。注重现代功能配套,避免“低端城镇化”。更加突出交通优先发展,全力推进天府新区“三纵一横一湖”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步加快配套路网建设,尽快在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形成内部连通、外部贯通的交通路网体系。超前谋划并加快建设一批与城镇规模、产业需求、人口容量相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镇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配套。2012,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0万人以上,综合城镇化率63.8%。打造宜人怡居环境,避免“粗放城镇化”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活设施配套,积极培育浓厚的商业氛围和生活气息,努力让城乡群众享受到优良的城市生态和便捷的居家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避免“被动城镇化”。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主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重点镇、区域中心镇、一般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并同步做好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就业和社保等工作,引导城乡群众自愿有序向城镇集中。

三、突出改革创新驱动核心关键,坚定不移走城乡互促、三产联动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持续动力是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双流县将用足用好试验区建设的品牌和政策优势,结合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建设,大力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深入推进“三化”联动发展,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建成“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股份合作和产权融资新途径,加速农村资源资本化、经济市场化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支持农民带产权进城,加快形成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制度环境。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有序衔接。加快构建三化联动机制。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吸引和聚集农村人口,促进农村群众加快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提升现代农业,综合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经营机制和服务体系,重点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三大市场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繁荣现代农村,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突出“宜业怡居”取向,统筹考虑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加快打造一批彰显田园本底、特色产业支撑、公共服务配套、群众怡居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截至2012,全县累计建成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228个、27.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三星镇南新村、籍田镇地平村、合江镇莓园新村等新农村综合体成为示范亮点。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天府新区建设需要,以城乡社区管理创新为突破,大力推进社区规模布局重构、社区治理结构重构、社区服务功能重构,切实提升社区设置科学化、管理自治化和服务便利化水平,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中的基础功能和纽带作用,以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

四、突出发展成果共享为民宗旨,坚定不移走富民惠民、增进福祉的民生幸福化道路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目的是推动发展成果惠民,让城乡群众得到真切实惠。双流县始终以群众殷实、实现和谐为目标,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致力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形成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和谐局面,努力建成“社会繁荣和谐首善区”。促进群众生活改善持续化。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投入,扎实推进“幸福双流行动”,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教育惠民、健康双流、保障无忧、住房安居、环境提升“富民惠民六大计划”,着力解决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均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平安保障“六大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村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同时具备现代的功能条件,让城乡群众逐步享受到同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综合管理常态化。深入开展“平安双流”建设和城乡治安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维稳“属地管理”“一岗双责”和信访逐级负责、领导包案等制度,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和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全力营造安定和谐氛围,不断夯实城乡群众共创稳定、共享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突出保持党性纯洁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锤炼作风、锻造队伍的干部现代化道路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干部的现代视野,挑战干部的能力素质,考验干部的实干作风。双流县将紧紧围绕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干部队伍现代产业培育、现代城市管理和现代金融、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着力推动各级干部知识结构更新、能力素质提升。大力弘扬注重实干、力求实效的优良作风,鼓励全县干部多思“两化”互动之策,善谋统筹城乡之道,力行跨越提升之举,努力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到着力点,在艰巨繁重的任务中打开新局面。深入抓好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全县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党性锤炼和自身修养、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转变,大力治庸治懒治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深入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