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柱:大力发展宜宾县乡镇经济之思考
中共宜宾县委书记 王光柱
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起着极其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宜宾县乡镇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宜宾县乡镇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仍然滞后,对县域经济的提升作用尚不明显。为全面了解乡镇经济发展现状,查找问题,商讨对策,笔者用了近大半年时间,带领县级相关部门,采取走访、座谈和现场考察等形式,深入到全县26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宜宾县大力发展乡镇经济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选择。宜宾县现有总人口(户籍人口)10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1万人,占总人口的88.16%;截至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27.6%(新口径),比全省、全市低14.2和12.4个百分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重点和难点在乡镇,突破点在发展壮大乡镇经济。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乡镇强,则宜宾县强”的观念,既要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也要注重发展壮大乡镇经济,做到有的放矢,多管齐下,统筹推进,努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是有效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宜宾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虽然已经得到解决,但并不富裕。截至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6955元,只比全市平均水平略高176元。尽管国家和省市县近年来通过持续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差甚远。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加速积累乡镇财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有效改善和保障民生。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是巩固基层政权的有力保障。乡镇是我国政权的最基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乡镇这一级去贯彻落实,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要靠乡镇这一级去完成。但目前宜宾县乡镇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高,乡镇财政增长乏力,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权职能的发挥。2011年,全县26个乡镇中,地方财政收入最低的仅有137万元,平均每个乡镇也只有650万元。截至2011年,乡镇负债总额仍有6228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40万元。解决好保运转和有钱办事的问题已成为乡镇党委、政府的当务之急。由此可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关于基层政权和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只有加快发展乡镇经济,迅速壮大乡镇财政实力,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才能更好地解决服务“三农”、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问题,从而真正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乡镇情况概要
宜宾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下游,川滇两省结合部。全县共辖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含其中28个村进行农村社区试点),48个城市社区,辖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02.2万。基本情况如下表(数据截至2011年底):
片区 |
乡镇 名称 |
户籍 人口/人 |
城镇 社区/个 |
农村 社区/个 |
村/个 |
社(组)/个 |
备注 |
东 大 路 片 区 |
双谊乡 |
33040 |
2 |
2 |
20 |
222 |
|
永兴镇 |
43161 |
1 |
1 |
26 |
276 |
|
|
白花镇 |
55272 |
2 |
|
27 |
267 |
|
|
孔滩镇 |
56423 |
2 |
|
28 |
254 |
|
|
王场乡 |
25819 |
1 |
3 |
7 |
121 |
|
|
观音镇 |
78471 |
5 |
2 |
43 |
458 |
|
|
古罗镇 |
34779 |
2 |
|
19 |
223 |
|
|
隆兴乡 |
27816 |
2 |
2 |
18 |
187 |
|
|
柳嘉镇 |
51419 |
2 |
|
35 |
367 |
|
|
合什镇 |
32536 |
1 |
3 |
19 |
197 |
|
|
泥溪镇 |
40493 |
1 |
1 |
17 |
200 |
|
|
李场镇 |
42799 |
2 |
1 |
23 |
268 |
|
|
古柏乡 |
26273 |
1 |
|
12 |
124 |
|
|
岷 江 片 区 |
泥南乡 |
21532 |
1 |
1 |
10 |
94 |
|
蕨溪镇 |
54422 |
2 |
1 |
26 |
278 |
|
|
龙池乡 |
11391 |
1 |
|
8 |
84 |
|
|
商州镇 |
29108 |
1 |
|
16 |
209 |
|
|
高场镇 |
39629 |
1 |
1 |
18 |
208 |
|
|
喜捷镇 |
39195 |
2 |
2 |
20 |
213 |
|
|
金江片区 |
柏溪镇 |
79332 |
6 |
2 |
15 |
167 |
|
普安镇 |
38468 |
1 |
2 |
17 |
211 |
|
|
安边镇 |
24367 |
3 |
1 |
11 |
93 |
|
|
南 部 片 区 |
横江镇 |
30973 |
2 |
1 |
16 |
164 |
|
复龙镇 |
29272 |
1 |
1 |
13 |
131 |
|
|
双龙镇 |
53858 |
2 |
|
31 |
307 |
|
|
凤仪乡 |
22391 |
1 |
1 |
11 |
114 |
|
|
备注 |
合计 |
1022239 |
48 |
28 |
507 |
5437 |
|
从地理位置来看。宜宾县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为大小凉山余脉,南部为云贵高原北坡,东北属盆中方山丘陵区,海拔270~1418米。东大路片区的13个乡镇地处丘陵地区,东南面毗邻宜宾市翠屏区,东北面与自贡市富顺县、荣县接壤,北面与自贡荣县相连。岷江片区6个乡镇地处岷江西南,部分乡镇为平坝和丘陵地区,个别乡镇为山区,东面与翠屏区和县城柏溪连接,西北面与自贡市荣县、乐山市沐川县和犍为县以及宜宾市屏山县相连。金江片区3个乡镇位于金沙江两岸,东面与宜宾市翠屏区和高县毗邻,西面、北面与云南省水富县接壤。南部片区4个乡镇地处云贵高原北面,西邻云南省水富县,东面与高县毗邻,南接云南省盐津县,多为山区,台阶地较多,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从人口分布来看。东大路片区有13个乡镇,人口为548301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3.64%。岷江片区有6个乡镇,人口为195277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9.10%。金江片区有3个乡镇,人口为142167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3.91%。南部片区有4个乡镇,人口为136494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3.35%。在全县26个乡镇中,人口7万~10万的有2个;5万~7万的有5个;3万~5万的有10个;就连人口最少的龙池乡也达1.1万余人。宜宾县的乡镇与其他区县的乡镇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人口众多,而且比较集中。比如观音镇,城镇人口就达2万余人,加上流动人口至少有4万人,而有些边远地区的区(县)总人口才只有几万人。
从商贸经济来看。目前,全县26个乡镇都能赶集(俗称“赶场”),其中1992年撤区设镇(乡)以前老区公所所在地的乡镇,如永兴、白花、柳嘉、泥溪、蕨溪、高场、横江、双龙等,由于交通条件相对便捷,人口相对密集,赶集人数较多,商贸流通业较发达,经济发展情况相对较好。
从产业基础来看。东大路片区的13个乡镇,农业上主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水果和油樟等,以生猪、鱼类和鸡、鸭、兔为主的养殖业十分兴旺,是“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如:观音的油菜、古罗的花生、古柏的生猪、李场的荔枝、隆兴的油樟等;工业上主要有宜宾北新材料产业园区、双谊产业园区等,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制造、酒类食品、商贸物流等。岷江片区的6个乡镇,经济上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传统农业历来发达,盛产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等粮食、油料作物以及苗木、茶叶、晒烟、马铃薯、柑桔、金银花、天麻、杜仲等经济作物和中药材,如:高场的马铃薯、泥南的晒烟、蕨溪的金银花等;工业上主要有高捷工业园区等,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食品饮料制造、电子通讯、信息产业、新材料、机械设备机电制造业等。金江片区的3个乡镇,经济上以工业为主,主要有城北园区、豆坝工业园区、普和园,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配套产业、食品饮料、玻璃制品制造等,该片区发展工业和城镇的基础最好,已具备融入大市的条件,是宜宾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最好方向。南部片区的4个乡镇,经济上仍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花生、红苕、林果、蔬菜、蚕桑、花椒等,农业经济已向规模化发展,成为了粮食、林果、生猪、蔬菜基地,如:复龙的蚕桑、双龙的花椒等;工业上主要以能源产业为主,有横江张窝梯级水电站、复龙换流站、双龙换流站等。
三、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宜宾县的区位整体优势较好,县城柏溪镇,距宜宾二级机场15公里、宜宾港13公里,已建成通车的内昆铁路、渝昆高速、乐宜高速和即将开工的成贵高铁穿越县境,千吨轮船经金沙江、长江黄金水道可通上海。东大路片区的13个乡镇,上通自贡、下达宜宾,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交通运输业非常发达。岷江片区6个乡镇,除了商州镇、龙池乡地处山区外,均位于岷江河畔,公路通畅,水运繁忙,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金江片区3个乡镇,柏溪镇是县城所在地,普安镇与柏溪隔江相望,安边镇距柏溪13公里,同时紧邻云南省水富县城和向家坝水电站,区位优势最为明显。南部片区4个乡镇,虽然距离柏溪和宜宾较远,但横江镇距水富县城却比较近,而双龙镇恰好位于南部片区4个乡镇的中心,发展商贸大有可为,只有复龙、凤仪等乡镇的区位条件相对差一点。
产业初具规模。宜宾县的“综合能源、机械电子、酒类食品和特色化工”四大产业已初具规模,“一区六园”的向家坝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骨干工业企业均分布在乡镇,如:安边镇境内有向家坝水电站;横江镇境内有横江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复龙镇和双龙镇境内有换流站;高场镇境内有伊力集团公司;孔滩镇境内有惊雷科技公司;柏溪镇境内有重啤宜宾、威力化工、汇宝食品、宜宾机械、长虹电子等一大批企业;喜捷镇境内有红楼梦酒业公司;双谊乡境内有川鑫和兆年酒业公司。
资源秉赋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4348万吨,主要集中在凤仪、龙池等乡镇。天然气60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观音、李场、喜捷等乡镇。境内水流径流量22.9亿立方米,水能储量1040万千瓦,可供发电625万千瓦,有岷江、金沙江以及两条江的支流,润育了全县26个乡镇中80%的乡镇。油樟资源富集,素有“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之美誉,主要分布在隆兴、古柏等乡镇。粮油、生猪、肉兔、林竹四大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特别是油樟、猕猴等生物资源可建成大产业。
政治环境清明。经过近年来的实践锻炼,宜宾县的乡镇干部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一批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为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尤其是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宜宾县经济社会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干部群众思进求富的愿望愈加强烈,形成了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对策
认清形势,找准定位,理清乡镇经济发展思路。随着全省、全市“三化”联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宜宾县的发展已经进入我国西部的战略层面,在西部和全省,特别是川南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发展期、战略机遇期,也是大力发展宜宾县乡镇经济的最好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利用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对镇(乡)情进行再分析,对思想进行再解放,对思路进行再完善,切实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如:工业园区所在地乡镇应重点实施“两化互动”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观音、白花、蕨溪、泥溪、横江、安边等区域性中心乡镇应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商州、柳嘉、双龙等边远乡镇应重点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其他资源缺乏、工业薄弱的乡镇则应重点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总之,每个乡镇都要根据各自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的差异状况,确定富有各自特色的发展路径,并把人力、财力、物力都用在发展本地的经济上,从而推进乡镇经济加快发展。
结合宜宾县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宾县乡镇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乡)为根本取向,围绕财政和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突出“三化”联动这条主线,抓住“两化”互动这个重点,立足发展团结、统筹城乡,加快推进乡镇经济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乡镇经济科学发展新局面。奋斗目标是: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县乡镇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乡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或提前翻番,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并培育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经济强镇。
突出重点,增添措施,推进乡镇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必须突出“三化”联动这条主线,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之路,科学选择好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做到重点突出、统筹推进、务求实效,不断提高乡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每个乡镇都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关键的关键。
一是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有发展工业条件的乡镇,要将工业发展作为重头戏,抓紧规划和启动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的编制要注重科学合理,统筹考虑好园区规划与产业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实现各种专业规划的深度融合。高度重视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发展硬环境吸引投资者。充分利用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突出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和推荐工作,重点引进农业产业化、生物资源、清洁能源等深加工项目,着力培育乡镇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已建工业园区的乡镇,要积极搞好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招商、新建、技改等项目建设,大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园区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全力支持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着力强化土地、资金及生产要素保障,最大限度满足园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
二是加快推进乡镇城镇化进程。推进乡镇城镇化,核心是搞好规划和设计。必须始终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做好乡镇各类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力争将规划打进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相关“盘子”。认真研究和利用好城乡土地增减双挂钩、林地调查调整等政策,根据乡镇各自情况,采取BOT、BT、总承包等不同方式,加快场镇新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做大场镇规模。统筹考虑乡镇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需要,配套完善场镇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和服务功能。注重场镇风貌的设计和塑造,着力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新场镇。充分利用国家统筹城乡工作试点政策,积极争取将部分重点乡镇列入全省、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改革试点镇。工业园区所在地乡镇和首批扩权试点镇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心场镇,努力将中心场镇建设成为产业集聚高地。要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实现全县村级建设新的突破。大力支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场镇管理,坚决打击乡镇违章建设行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是积极发展乡镇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依靠企业家,重点是大力发展好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规模化生产。注重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金沙江流域、岷江流域、东大路丘陵区三大优势种植区,巩固东南、西南山区两大稳定发展种植区,形成水稻、马铃薯、莲藕等十三大现代生态农业带。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着力打造以李场、观音等8个乡镇为重点的沿岷江和乐宜高速环线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圈。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着力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油樟、竹林、花卉苗木、核桃五大特色经果林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现代水产业,巩固传统鱼类养殖,大力发展特色鱼类养殖。努力培育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打造一批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展示区和改革示范区。加大农村劳务转移和输出力度,努力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素质能力培训工程,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确定生产方向和产业规模,大力推广产销对接、农超对接、配送连锁等现代经营模式,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四是扎实抓好乡镇招商引资。各乡镇要抓紧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大力开展各类投资促进活动,包装推出一批优势项目,积极引进投资业主和外部投入。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内资、外资一起引,不断拓宽招商领域。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找准与产业布局、资金投向的结合点,积极承接涉农项目的产业转移。主动利用市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产业需求,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链。注重围绕乡镇资源优势招商,大力引进适合乡镇经济发展的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尽快把乡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是全面发展乡镇第三产业。认真搞好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商圈和区域商贸中心建设,重点在观音、白花、蕨溪、双龙等乡镇分别规划建设5个以上的小商圈,在首批扩权试点镇分别规划建设1个以上的小商圈,力争将观音打造成东部经济板块的商贸服务中心,将蕨溪、泥溪打造成岷江两岸的商贸服务中心,将双龙、横江、安边打造成除柏溪以外的金江片区和南部经济板块的旅游商贸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乡镇旅游业,着力打造安边、横江古镇,扎实抓好越溪河、少娥湖、石城山、黄山等旅游项目的包装和开发,积极发展以特色农家乐旅游为主的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快发展乡镇商贸、物流和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农村链锁经营、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
创新机制,强化保障,确保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组织、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上给予强力扶持,才能有效保障和推进乡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专门成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全县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乡镇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镇经济发展。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制度,健全片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片区乡镇之间的联系,共同解决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注重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切实提升乡镇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深化县乡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合理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乡镇开源创收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宜宾县委关于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意见》《中共宜宾县委、宜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共宜宾县委、宜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和《中共宜宾县委、宜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坚决兑现涉及乡镇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用地、资金、项目、能源、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乡镇的财政、人事、行政管理等权限,大力支持试点镇率先发展。
三是强化激励保障。加快制定《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考核办法》,细化相关考核措施,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年终进行全面考核,严格兑现各项奖惩。建立重奖激励约束机制,对GDP和地方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的乡镇分等次给予重奖,对产值实现新突破的农村也要给予奖励。进一步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把乡镇经济发展成效作为考核乡镇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对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的乡镇领导干部优先予以提拔重用,鲜明正确的思想导向、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