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农鉴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梁津华: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四新恩阳”

四川农鉴网www.njw.sc.cn作者:日期:2013-12-09来源:本站

【字体:留言评论

 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四新恩阳”

中共巴中市恩阳区委书记 梁津华

在全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伟大实践中,恩阳新区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高点起步,后发赶超,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62万恩阳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肩负的时代责任。

奋斗目标——“四新恩阳启航追赶征程

面对特殊的历史阶段、历史机遇和历史使命,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准确研判区情,深度谋划恩阳未来发展战略。

深化区情认识。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水平低,既要消除贫困,又要后发赶超,还要全面小康三步并作一步跑,这是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更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后发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利的地理区位、良好的自然资源、优越的交通环境、巨大的消费和投资空间是我们后发赶超的潜在优势;产业培育、资本市场、政务环境、开放合作等领域广阔的改革空间和延时持续释放的人口红利是我们跨越崛起的充足底气;中央、省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革命老区发展、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秦巴山中心城市建设、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将转化为恩阳发展的真金白银

把握总体要求。按照省委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和市委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树立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观念,立足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建新城、活商贸、强旅游、聚人气,努力把恩阳建设成为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西部商贸旅游新亮点、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加快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明确发展目标。力争五年内,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17.6%以上,为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实现路径——统筹城乡加速后发赶超

恩阳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崛起、全面小康,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的理念,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四化同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高点起步、稳中求快、又好又快。

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全域规划、顶层设计,深度研究产业特色、空间形态、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交通体系、文化内涵等,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编制完善城乡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类专项规划,加快构建一中心、三轴带、五节点的城乡空间形态。中心城区坚持绿色城市的规划理念,显山露水的布局方式,营城造核的经营思路,以恩阳自然山水为本底,挖掘古镇文化,留足发展空间,以自然山水绿化做分隔,依托河流、水库、山梁、平坝自然形态,根据政务、商贸、物流、旅游、居住等功能配套,打造一轴一环、两带多廊、六园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建设青山青水青城、怡居怡业怡游的精品新城,力争五年内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坚持基础优先,打开后发赶超突破口。走投资拉动、项目支撑之路,以项目为抓手,构建城乡一体、功能配套、支撑有力的基础网络,夯实发展条件。积极做好南(充)巴(中)汉(中)铁路、巴(中)广(安)渝(重庆)、绵(阳)巴(中)万(源)高速公路、巴中机场项目服务和建设协调工作,加快建设城市环线公路、乡际联网路、产业环线路,构建畅通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黄石盘水库前期工作,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城乡水环境治理,综合治水兴水,构建人水协调的供排水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农村天然气、沼气等新能源,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中小型输变电站。促进三网融合,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构建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能源和信息网络体系。

坚持三区同建,建设城乡统筹支撑点。把三区同建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抓手,推进产业园区、城市新区、新型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做到形态上同体、时空上同步、功能上同补。围绕人的城镇化,加快推进以曾家坝为核心的城市新区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山水恩阳、绿色天堂,做亮城市名片,做强发展引擎。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共建共享、突出特色,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功能完善、民主自治、文明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

坚持产业兴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务实推进产业布局园区化、产业结构差异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工业方面,扩大总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骨干企业为主力,做大做强食品药品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龙头食品、百顺中药等骨干企业。农业方面,坚持以工促农和专而精,培育职业农民、农场主、林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业主+园区+基地+院校的模式,以芦笋、银杏、川明参为品牌,以万亩为基本单元,五年内建成产业园区3个,专业集镇5个。现代服务业方面,走文化+旅游+创意+服务的路子,以现代旅游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立足红色”“绿色”“特色亮点,做好文旅结合文章,打造一镇三园特色旅游景点。

坚持全域扶贫,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把巴山新居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深入推进六大扶贫工程。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按照产居一体、产村相融、功能配套的要求,新居设计按接待游客的标准来提升功能,产业发展按统一定位来壮大规模,建设风格按乡村旅游来特色布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促进新居建设、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区管理同步推进。坚持全域扶贫、开发扶贫、统筹扶贫,每年启动实施覆盖23个乡镇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确保建成一片、发展一片、带动一片,努力实现贫困村向小康村、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

发展保障——凝心聚力推动跨越崛起

恩阳正处在开端起步的关键时期,必须树立新思维,构建新机制,打造新品质,奋力走出一条符合恩阳实际的统筹城乡、后发赶超、跨越崛起、全面小康的发展之路。

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激活发展动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一把手工程,扩大开放合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采取TOTBOTBT等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在更大范围参与新区建设。加快国有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展融资渠道。深化公共资源管理改革,提升大国资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探索推进农村八权一股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平等交换。用好用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有偿流转。稳步推进农村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自由流动,享受平等待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基层民主自治的引导作用,探索社区服务主导型社会管理模式。

以提升效能为核心,改善发展环境。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投资鼓励、责任追究等体制机制,做到应减必减,该放就放。从制度层面解决看得见、进不去、办不了的政策、流程、手续等玻璃门问题,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手续,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温馨环境。从办事过程中解决中梗阻问题,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完善一对一”“点对点精细化、保姆式政务服务,坚决查处体外循环。从监督问责机制上解决下深水问题,查实情、真问责,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破坏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攻坚团队。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项目一线、招商一线发现和选拔干部。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合理使用各个年龄阶段的干部,以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胸怀引进和集聚紧缺、急需人才。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强化干部监督考核,建立优秀评选表彰制度、政绩科学评价制度、重大工作巡查制度、政绩档案和过失问责制度,打造一支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核心力量和攻坚团队。

以群众工作为抓手,汇聚发展能量。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作用,弘扬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巴中时代精神和知情义、懂感恩、要阳光的恩阳精神,培育新风尚,唱响主旋律,占据主阵地,传递正能量,推动恩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